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学建设 > 神学思考 > 正文
神学建设
联系我们

南通市基督教两会 

电话:0513-81597899 

南通第一城基督教堂 

电话:0513-85511556     

地址:江苏南通市人民中路与园林路交叉路口

邮编:226007 

网址:www.ntjdj.org

教堂账户:南通第一城基督教堂 

账号:549558202798  

开户行:中行南川河支行 

 

神学思考

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论述与思考

作者:通州教会 李松传道 来源: 日期:2017/1/26 15:55:59 人气:882

关键词:基督教中国化  三自爱国运动  中国基督教协会  “三自”方针

“基督教中国化”提出以来,在基督教界和学术界都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广大学者纷纷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并且在2014年8月基督教全国两会在上海举行了60周年纪念活动,并将纪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命名为“‘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那么在此笔者也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什么是基督教中国化

基督教中国化刚提出来,就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基督教界,学术界以及宗教各界人士的声音都各不相同。那么究竟基督教中国化是什么意思呢?经过比较,笔者比较认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主席傅先伟长老在接受采访的过程当中所说的,“基督教中国化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在信仰中间融入中国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为了让中国百姓欢迎,愿意接受基督教的福音。” 把人们所说的基督教在中国变成我们自己的中国基督教。在不改变基督教信仰核心的前提下,在我们的信仰当中融入我们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使得基督教有我们中国自己的韵味和特色。从而摆脱基督教是“洋教”的帽子,使得基督教在中国能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和青睐,而不是一提到基督教就人想到西方殖民主义或者让人想起圣诞老人和西方那些宗教建筑。

在2014年8月举行的“基督教中国化”的研讨会上也达成了基督教中国化内涵的共识:就是中国教会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

二、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虽然基督教中国化这个名词在近些年才被提出来,但事实上从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候就面临着中国化的考验。从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时期,景教的传入,到元朝时期的也里可温教的传入,再到明末清初时利玛窦来华传教,最后到十九世纪初基督教新教再一次传入中国,并在此扎根。基督教这四次的传入无一不面临着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相融合的考验。其实在利玛窦来华传教的时候,他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沟通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中国孝文化”与“敬拜独一真神”的基督教教义之间建立起一个互相交流的桥梁。若不是后来因为“礼仪之争”的问题,相信基督教能够流传至今。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在第四次传播过程中成功传入中国并且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它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不断与中国文化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如果当时的传教士坚持让所有的中国信徒都在礼拜的过程中说英语,使用英文圣经,利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圣经进行讲解,基督教在中国并不会长久,并且也不会出现后来的中文圣经。当时的传教士乃是积极学习汉语,积极融入中国当时的主流文化中,甚至他们会穿着僧袍,利用儒家经典来解释圣经,他们用中国人能听懂的话来传福音,谁能说这不是中国化的一个体现呢?

自基督教传入中国以后,基督教始终被扣以“洋教”的帽子。因着在不平等条约中出现的允许在中国传教这一条,使得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一直就被扣着“二毛子”等各种各样的罪名。在很多人们眼中基督教就是殖民者用来麻痹中国人思想的一种工具,甚至后来还有“多了一个基督徒就少了一个中国人”的思想。种种的原因的积累导致了后来“非基运动”的爆发,这次事件的爆发使得当时中国的基督教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怎样使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下去,怎样使基督教脱离“洋教”的帽子,怎样使“多了一个基督徒,就少了一个中国人”这种思想发生改变,怎样使基督教成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宗教,脱离殖民者的掌控。从此中国基督教走上了艰难的“本色化”其本质是“中国化”的道路。一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基督教逐渐断绝了与外国传教团体的宗教事务以及经济联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发展,并提出“三自(爱国)运动”的构想。1950年以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代表为首的一批知名人士发表宣言,号召广大教徒断绝与帝国主义的联系,真正实行中国教会的自治、自传、自养原则,爱国爱教。特别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政府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财产,使得原来依靠美国差会提供津贴的中国教会团体陷入经济困境。所以有关人士在把基督教和佛教进行对比的时候说,基督教并没有遭遇像佛教这种其原有国度的政治失势或缺乏后援的窘境,因此其在华传播中更多强调和坚持其母土国的政治利益,并得到了后者的强大支持,使之很难根本放弃文化相遇时的政治博弈,故而与中国有着更多的较量和对峙,其张力迄今尚未根本消解。” 这种说法是缺乏根据的,是不了解基督教在中国发展过程的一种说法。

在面临无依无靠的这种危难之际,中国基督徒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威胁,而是毅然决然的与其断绝联系,后来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教会组织和团体制定了教会自立计划,迅速实现“三自”1951年,基督教各派联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使教会的“三自”爱国运动达到高潮。1954年,中国基督教领袖和知名人士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从此,中国基督教各派完全断绝了与外国差会的联系,走上了独立发展、爱国爱教的道路。三自爱国运动的成立表明了中国基督教爱国的立场,也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重大发展和突破。

三、“三自”成立后基督教中国化取得的成就

    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之后,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响应,积极参与与加入,各地教会也逐渐与外国差会肃清关系,中国教会走上了“自治、自养、自传”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属于中国教会自己的发展道路,更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体现。1980年中国基督教协会在南京成立,与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合称中国基督教两会,使得中国基督教变得更加的规范和完善。我们有了属于中国基督教自己的刊物杂志《天风》,还有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的《教材》,以及《金陵神学志》。我们有自己的诗歌集,圣乐团,这些都是结合了中国文化和元素而产生的。在讲道和解释《圣经》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结合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来阐释圣经,比如运用成语典故唐诗宋词,诸子百家的典籍等等。这些并不会引起信徒的厌倦和反感,而反会加增他们听道的兴趣。在建筑方面,我们也开始着手设计一些中国风的教堂,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西方的建筑风格。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我们也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们自己筹建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公益慈善机构,包括我们中国基督徒自己成立的爱德基金会,最近也获得中基透明指数FTI满分并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透明基金会。

    自中国基督教两会成立以来,中国基督教发展迅速,在中国化方面也更加深入。在政治上,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自治原则,拒绝一切试图通过基督教而破坏国家安全的境外渗透势力。在经济上,我们按照自养原则,自力更生,并且创办和开展各种社会慈善事业,帮助孤寡老人儿童,造福社会。在文化上,我们按照自传原则,积极融入社会,融入中国文化,使基督教在中国人心中不再是洋教。就比如在人们心中圣诞节是“洋节”,现在各大商家利用圣诞节而大搞活动,在商场当中弄各种西方元素的商品。但是我们中国教会并不是这样,虽然我们过圣诞节,这是我们对我们所信的耶稣的纪念,在庆祝圣诞节的时候,我们并不会像商家那样搞各种东西,而更多的是融入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喜欢的东西,比如地方戏曲、小品、相声、民族曲调圣歌等等,我们不是为了过圣诞节而过圣诞节,而是为了恢复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增进人和人之间(信徒和信徒之间、信徒和非信徒之间)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充满爱与正义,传播神的爱给我们的同胞。

四、基督教中国化所面临的困境

    近些年来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发展很快,但是并不代表一帆风顺,仍然面临社会现实问题,人才缺乏问题和神学思想建设进程等方面的影响。 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就是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组织和反对“三自”的地下教会。19世纪初,当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一个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结合体产生了,那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从梁发手中得到一本福音册子——《劝世良言》,从中吸取了某些基督教教义,后来自行洗礼,创办拜上帝会。洪秀全将《圣经》的《旧约》和《新约》加以篡改,成为拜上帝会的教条,并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发动金田起义,后来更是一度占领半个中国,最后被国内外军事力量联合剿杀。尽管太平天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但是作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一种结合方式,对于研究“基督教中国化”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至今,在我国许多农村教会里面,基督教信仰往往容易变成其他种种民间信仰的替代品,村民对基督教信仰和其他民间信仰的态度往往是“哪个灵就信哪个”,这种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结合之后的产物,与太平天国实有太多“异曲同工”之处——都对基督教信仰一知半解,都把基督教信仰当做一种工具,都没有真正讲解清楚基督教信仰最核心信息。例如当代出现的“全能神”、“呼喊派”,还有一些宣扬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而骗取钱财的邪教组织等等。这些对基督教中国化会产生很大阻碍: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基督教很乱的印象,所以才会产生很多邪教。其实是因为基督教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很多不法分子假借基督教的名义敛财,搞一些不法的活动,推销产品等等。

另外就是一些反党反“三自”的地下教会,近些年来因为政府对地下教会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使得地下教会势头越来越大。有的地下教会愿意遵行国家法律法规,也接受“三自”办教原则,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地下教会是反党反政府的,他们崇洋媚外,屡次接受境外渗透势力的相关人士,引进一些稀奇古怪的神学和宗教仪式。当我们向政府报告,请求他们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时候,他们说这是我们宗教内部的事情而不干涉。这种不干涉的的结果就更加滋长了他们的气焰,以至于现在在山东境内设有他们自己的地下神学院,并且请一些身份不明的境内外人士来讲课。在我们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的办教方针的时候,他们宣扬“三自”是政府的奸细,在我们积极促进和发展基督教中国化的时候,他们宣扬中国的落后,要引进外国的“优良文化”,这对我们基督教中国化而产生的阻碍和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五、基督教中国化如何在农村开展和深化

前面我们说了一些邪教的兴起往往都是从农村开始的,因为目前农村当中仍存在文化浅薄的一些老年人,他们往往听到一个消息之后就盲目的跟随和不加分辨的传播,所以很容易走错路,偏离基督教的真理。所以基督教中国化在农村开展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能掺入一些中国的迷信或者一些缺乏理性的思想,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并且在我们农村教会推行基督教中国化的时候也不能说一些大道理,如果我们一下进入教堂里来宣传必须要基督教中国化等等,这样人们既听不懂,也会引起反感,比如在我家乡教会,在礼拜结束之后牧师说接下来有我们宗教局的领导来进行什么重要讲话,大家不要走,留下来认真听,然后宗教局的领导就大说特说了一通,但是人们该走的还是走,因为那些农民他们可不管你是多大的领导,再说他们也不知道宗教局的领导在说些什么,以至于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感觉政府好像又要搞什么名堂。所以说要耐得住性子,慢慢的让人们觉得基督教中国化并不是那些知识分子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而是让他们觉得基督教中国化是为什么使我们基督教更加的贴近生活,更加像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宗教,从而使他们从思想上摆脱基督教是“洋教”的观点。另外笔者所说的耐得住性子并不是越慢越好,而是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光说不做,因为过于着急老百姓接受不了,过于缓慢就给人感觉只是一个幌子,说说而已。另外还是需要政府的一些政策来帮助农村教会,让老百姓感觉到基督教中国化是一件好事,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这样的行动中。

总的来说,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已经很快了,佛教在经历好几百年的时间才融入到中国现实的环境当中,但是基督教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已经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说是坐着高铁前进的。神学思想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运动、几个口号就能够有效的,需要扎扎实实地长期“建设”。要建立健全神学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循序渐进、长抓不懈。 一项改革的开展和深化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只要我们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坚持这项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督教中国化将取得全面的落实。   

IMG_7444.jpg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