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礼和耶稣的洗礼
经文:民8:6—7;罗6:3—4;太3:15--16
弟兄姊妹,“洗礼”这个词汇是基督教文化给我们中国文化注入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词汇。对于经历生死的人,往往与“风雨”和“水火”连在一起。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个“洗礼”对于我们的意义是格外不一样。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洗礼和耶稣之洗”。
一、 中国人和犹太人洁净的理念
弟兄姊妹,我们这个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文明的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年。在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绵延不断。特别在春秋战国以前,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也是文明的。尤其对于上帝的信仰,更是真真切切的。在甲骨文中就有“帝命雨”。这里的“帝”除解读“上帝”以外,什么皇帝等解读,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皇帝这个称呼还没有呢。但是,对于上帝的认识,在那个年代却已经存在。在中国文化中,《书》是最早的一本书。《圣经》The Bible它原来的意识也叫《书》。后来,这两本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知名度越来越大,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结果是中国的《书》变为《书经》和《圣经》。在《尚书》中,许多地方都提到了上帝。在中国的《五经》中提到上帝一词的86处。到了东汉以后,中国人将上帝称呼为“天帝”或“天”。东汉大儒郑玄说:“上帝,天之别名也。”同时,对于上帝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大明》写道:“上帝临汝,无贰尔心!”意思是:上帝与你们同在,你们当坚定信心,不要疑虑惧怕。以后的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存在二种,一个是“性本恶”,一个是“性本善”。如何理解与认识我们自身的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这个历史性的课题也不断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人对于自己的定位应当放在人的那个阶段中。由于我们自身对于人自身认识上的摇摆,人的反省意识不强和犯罪过程中的畏惧性缺乏。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如何解决“罪”与“恶”上,没有像以色列人信仰清楚。因此,我们在宗教方面缺少严格意义上的洁净礼。
在犹太人文化中,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往往与耶和华神的标准联系在一起。在《圣经》中,明确告诉我们:“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这里同时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你们要圣洁”。这就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人存在污秽的。这里的“污秽”不仅仅是指人的身体,同时也指人的心灵。因此,犹太人的洁净也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外部的洁净,身体内部的洁净。
《民数记》第8章 第6-7节:“你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洁净他们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弟兄姊妹,利未人是拣选中的拣选,要成为神特别使用的人,必须经历洁净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洁净的过程,才能被神使用。
从现实中的我们来看,人是有弱点的,而且是明显的。例如,教会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和不文明的行为。并且,这种弱点随时可能膨胀、扩大。例如,钱,对于我们的迷惑。它的诱惑性,人绝对不能藐视。在一些教会工程中,有些信徒小便宜意识特强,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借教堂建设趁机会捞一把。因此,藐视或者漠视钱的力量,都是人自身弱点的表现。加略人犹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需要洁净的人,那我们的心灵就无法安静。同时,我们的行为也就不干不净了。看社会中道貌岸然的一些人,看上去人模狗样的在一些场合中就象犹大一样说冠冕堂皇的:“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其实,他的心灵里面充满了黑暗。
因此,人是需要洁净的。无论是犹太人,还是我们中国人,洁净是我们人生经历中必须的。圣经说:人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洗礼,已成为我们与主合一的必须经历。弟兄姊妹,洗礼让我们懂得了人存在中的罪性。
二、 施洗约翰的洗礼
施洗约翰是旧约时代向新约时代必不可少的先知。因为他是新约时代的先锋,是主耶稣的开路者,是主耶稣的见证人。他也是一个没有传承家庭祭司职分的人,没有分享家庭职分所带来的生活环境,没有接受亲人们给他的家族的姓名。他选择的不是去城市传播悔改的道、悔改的洗,而是选择了旷野,选择自然的赋予。
弟兄姊妹,他的洗礼,对于一个时代过度而言,其意义非常。圣经告诉我们,到他那里洗礼的有许多人。但是,他面对着一些知法犯法的以色列上层,他毫不客气地发出了“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的警告。明确宣告亚伯拉罕的子孙,在圣洁的上帝面前,必须认识到自身的犯罪。从施洗约翰的警告中,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意义非常。特别提到“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们有些弟兄姊妹也是以为只要通过了洗礼,以后的日子我该如何过就如何过。如果我们在信仰上不进深,不登高,不悔改,以为受了洗,就万事大吉了。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要知道,耶稣也发出一个警告:“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 21)
三、 耶稣受洗
1、耶稣受洗是为人提供公义,用他的义来代替所有人的罪。
弟兄姊妹,约翰的洗礼是悔改的洗礼(太3:11),但耶稣是无罪的,不存在悔改的问题。甚至约翰看到耶稣的到来感到十分吃惊。约翰承认他自己的罪,并意识到,一个有罪的人需要悔改:“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太3:14)。耶稣回答说,他应该这样做,因为“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 。(太3:15) 弟兄姊妹,大家是否注意到耶稣的用词。前用的是单数的“我”,后面使用的是复数的“我们”。这就告诉约翰,在这里我是人子,是一个完全的人。在公义面前,我必须行这个“义”。
2、 约翰为耶稣施洗是向所有人宣称,以色列人一直在等待的神的儿子,就是他会用“圣灵与火”为我们施洗的那位。
为什么耶稣要求约翰暂且许他,为他洗礼?由他的先驱约翰来公开耶稣的身份是适当的。约翰是由以赛亚所预言的在旷野喊着的人声,叫人悔改,为他们的弥赛亚预备(以赛亚书40:3)。通过为耶稣施洗,约翰是向所有人宣称,这就是他们一直在等待的神的儿子,就是他曾预测会用“圣灵与火”为我们施洗的那位(马太福音3:11)。
3、 旧约中祭司的职责之一是献祭在耶和华面前。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可以被视为终极献祭的一种祭司表现。
弟兄姊妹,约翰的父母双方都是属于亚伦的祭司后代(路加福音1:5)。旧约中祭司的职责之一是献祭在耶和华面前。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可以被视为终极献祭的一种祭司表现。洗礼后的第二天,约翰的话语有一种明确的祭司的口气:“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29)。
4、 他的洗礼象征着罪人受洗归入基督的义,与他同死且脱离罪恶一同复活,并且能够以全新的生命行走。
当约翰犹豫着为神无罪的儿子施洗时,耶稣回答说,“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福3:15)。由此他提到了他为所有来到他面前的人所提供的公义,用他的义来代替他们的罪(林后5:21)。
此外,耶稣来到约翰面前表明他允许约翰施洗,见证他,而且他是从天而来的,神所允许的。在以后,当其他人开始怀疑约翰的权威时,尤其是他被希律王逮捕后,这点将会很重要(马太福音14:3-11)。
5、 见证直接来自天上的父对儿子的喜悦,并且降下圣灵在耶稣身上,这是神三位一体本质的美好展现。
耶稣来是为拯救人, 还描述了父、子和圣灵在救赎中的工作。父神喜欢在创世以前就拣选我们(弗1:4);他差派他的儿子寻找并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19:10);而且圣灵责备罪(约16:8),通过子将信徒吸引到父的面前。神借着耶稣基督显明他的慈爱,所有荣耀的真理都在耶稣的洗礼中显现出来。
洗礼让我们在基督里成为弟兄姊妹,成为了耶稣身体上的肢体。我们因为在基督里洗礼,你和我从陌生的人,变成了自己一家人。
四、洗礼和洗礼的意义
在犹太信仰中,洗礼的仪式是在变化中。从摩西时代的“弹水”方式,到“洒水”的变化。特别到施洗约翰的洗礼方式,让我们知道了方式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洗礼而产生的信仰意义和基督徒必须有的生活意义。
1、归入基督。(加3:27)洗礼,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解决了我们的身份问题。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所产生的意义,超过仪式的本身存在的意义。因为一个人洗礼以后,圣灵在这个人里面开始新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更新”。所谓“更新”,就是保罗所说的“披戴基督了”。这种“披戴”,就是“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弟兄姊妹,归入基督是我们顺服基督为前提的。这种顺服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用生命作为代价而产生的信仰力量。
2、归入他的死。(罗6:3---4)归入基督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通过洗礼归入死。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如果没有经历洗礼的死,就不能成为一个新人,一个具有耶稣之心的人。这个死,是与亚当一刀二断,与基督最美的联合。一个旧人,结束自己的老我,如果没有洗礼的经历,就不可能达到新生命的诞生。弟兄姊妹,我们虽然经历有形洗礼的方式,但是,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见证我们旧人的死,这种洗礼仍旧在形式之中。弟兄姊妹,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死亡,如果不及时埋葬,尸体就会发出臭味。基督徒洗礼后,如果我们新生的样式,那就是旧人,非常亚当的臭味。(见证)
3、与他一同复活。(6:4)弟兄姊妹,与耶稣一同埋葬,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土为安”。这种的“安”,是耶稣复活的前奏曲。与他一同埋葬的,也就在这“安”的坟墓里,像基督从死里复活一样。弟兄姊妹,我们知道复活是基督徒信仰中头等大事。如果没有基督的复活,我们的信仰就失去意义了。(《被绑架的女富翁》)
弟兄姊妹,洗礼和耶稣的洗礼告诉我们一件事,你和教会必须真实地是为赦免设立的唯一洗礼。
弟兄姊妹,洗礼本身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的罪是洗礼的过程中,在圣灵和火的洗礼中得到赦免。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好消息,是关于福音的好消息。
祝愿我们中间已经洗礼的弟兄姊妹,我们应当与蒙召的恩相称,时时处处活出基督的样子,荣耀神的名。
洗礼和耶稣的洗礼
经文:民8:6—7;罗6:3—4;太3:15--16
弟兄姊妹,“洗礼”这个词汇是基督教文化给我们中国文化注入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词汇。对于经历生死的人,往往与“风雨”和“水火”连在一起。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个“洗礼”对于我们的意义是格外不一样。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洗礼和耶稣之洗”。
一、 中国人和犹太人洁净的理念
弟兄姊妹,我们这个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文明的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年。在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绵延不断。特别在春秋战国以前,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也是文明的。尤其对于上帝的信仰,更是真真切切的。在甲骨文中就有“帝命雨”。这里的“帝”除解读“上帝”以外,什么皇帝等解读,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皇帝这个称呼还没有呢。但是,对于上帝的认识,在那个年代却已经存在。在中国文化中,《书》是最早的一本书。《圣经》The Bible它原来的意识也叫《书》。后来,这两本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知名度越来越大,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结果是中国的《书》变为《书经》和《圣经》。在《尚书》中,许多地方都提到了上帝。在中国的《五经》中提到上帝一词的86处。到了东汉以后,中国人将上帝称呼为“天帝”或“天”。东汉大儒郑玄说:“上帝,天之别名也。”同时,对于上帝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大明》写道:“上帝临汝,无贰尔心!”意思是:上帝与你们同在,你们当坚定信心,不要疑虑惧怕。以后的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存在二种,一个是“性本恶”,一个是“性本善”。如何理解与认识我们自身的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这个历史性的课题也不断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人对于自己的定位应当放在人的那个阶段中。由于我们自身对于人自身认识上的摇摆,人的反省意识不强和犯罪过程中的畏惧性缺乏。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如何解决“罪”与“恶”上,没有像以色列人信仰清楚。因此,我们在宗教方面缺少严格意义上的洁净礼。
在犹太人文化中,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往往与耶和华神的标准联系在一起。在《圣经》中,明确告诉我们:“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这里同时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你们要圣洁”。这就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人存在污秽的。这里的“污秽”不仅仅是指人的身体,同时也指人的心灵。因此,犹太人的洁净也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外部的洁净,身体内部的洁净。
《民数记》第8章 第6-7节:“你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洁净他们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弟兄姊妹,利未人是拣选中的拣选,要成为神特别使用的人,必须经历洁净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洁净的过程,才能被神使用。
从现实中的我们来看,人是有弱点的,而且是明显的。例如,教会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和不文明的行为。并且,这种弱点随时可能膨胀、扩大。例如,钱,对于我们的迷惑。它的诱惑性,人绝对不能藐视。在一些教会工程中,有些信徒小便宜意识特强,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借教堂建设趁机会捞一把。因此,藐视或者漠视钱的力量,都是人自身弱点的表现。加略人犹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需要洁净的人,那我们的心灵就无法安静。同时,我们的行为也就不干不净了。看社会中道貌岸然的一些人,看上去人模狗样的在一些场合中就象犹大一样说冠冕堂皇的:“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其实,他的心灵里面充满了黑暗。
因此,人是需要洁净的。无论是犹太人,还是我们中国人,洁净是我们人生经历中必须的。圣经说:人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洗礼,已成为我们与主合一的必须经历。弟兄姊妹,洗礼让我们懂得了人存在中的罪性。
二、 施洗约翰的洗礼
施洗约翰是旧约时代向新约时代必不可少的先知。因为他是新约时代的先锋,是主耶稣的开路者,是主耶稣的见证人。他也是一个没有传承家庭祭司职分的人,没有分享家庭职分所带来的生活环境,没有接受亲人们给他的家族的姓名。他选择的不是去城市传播悔改的道、悔改的洗,而是选择了旷野,选择自然的赋予。
弟兄姊妹,他的洗礼,对于一个时代过度而言,其意义非常。圣经告诉我们,到他那里洗礼的有许多人。但是,他面对着一些知法犯法的以色列上层,他毫不客气地发出了“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的警告。明确宣告亚伯拉罕的子孙,在圣洁的上帝面前,必须认识到自身的犯罪。从施洗约翰的警告中,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意义非常。特别提到“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们有些弟兄姊妹也是以为只要通过了洗礼,以后的日子我该如何过就如何过。如果我们在信仰上不进深,不登高,不悔改,以为受了洗,就万事大吉了。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要知道,耶稣也发出一个警告:“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 21)
三、 耶稣受洗
1、耶稣受洗是为人提供公义,用他的义来代替所有人的罪。
弟兄姊妹,约翰的洗礼是悔改的洗礼(太3:11),但耶稣是无罪的,不存在悔改的问题。甚至约翰看到耶稣的到来感到十分吃惊。约翰承认他自己的罪,并意识到,一个有罪的人需要悔改:“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太3:14)。耶稣回答说,他应该这样做,因为“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 。(太3:15) 弟兄姊妹,大家是否注意到耶稣的用词。前用的是单数的“我”,后面使用的是复数的“我们”。这就告诉约翰,在这里我是人子,是一个完全的人。在公义面前,我必须行这个“义”。
2、 约翰为耶稣施洗是向所有人宣称,以色列人一直在等待的神的儿子,就是他会用“圣灵与火”为我们施洗的那位。
为什么耶稣要求约翰暂且许他,为他洗礼?由他的先驱约翰来公开耶稣的身份是适当的。约翰是由以赛亚所预言的在旷野喊着的人声,叫人悔改,为他们的弥赛亚预备(以赛亚书40:3)。通过为耶稣施洗,约翰是向所有人宣称,这就是他们一直在等待的神的儿子,就是他曾预测会用“圣灵与火”为我们施洗的那位(马太福音3:11)。
3、 旧约中祭司的职责之一是献祭在耶和华面前。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可以被视为终极献祭的一种祭司表现。
弟兄姊妹,约翰的父母双方都是属于亚伦的祭司后代(路加福音1:5)。旧约中祭司的职责之一是献祭在耶和华面前。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可以被视为终极献祭的一种祭司表现。洗礼后的第二天,约翰的话语有一种明确的祭司的口气:“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29)。
4、 他的洗礼象征着罪人受洗归入基督的义,与他同死且脱离罪恶一同复活,并且能够以全新的生命行走。
当约翰犹豫着为神无罪的儿子施洗时,耶稣回答说,“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福3:15)。由此他提到了他为所有来到他面前的人所提供的公义,用他的义来代替他们的罪(林后5:21)。
此外,耶稣来到约翰面前表明他允许约翰施洗,见证他,而且他是从天而来的,神所允许的。在以后,当其他人开始怀疑约翰的权威时,尤其是他被希律王逮捕后,这点将会很重要(马太福音14:3-11)。
5、 见证直接来自天上的父对儿子的喜悦,并且降下圣灵在耶稣身上,这是神三位一体本质的美好展现。
耶稣来是为拯救人, 还描述了父、子和圣灵在救赎中的工作。父神喜欢在创世以前就拣选我们(弗1:4);他差派他的儿子寻找并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19:10);而且圣灵责备罪(约16:8),通过子将信徒吸引到父的面前。神借着耶稣基督显明他的慈爱,所有荣耀的真理都在耶稣的洗礼中显现出来。
洗礼让我们在基督里成为弟兄姊妹,成为了耶稣身体上的肢体。我们因为在基督里洗礼,你和我从陌生的人,变成了自己一家人。
四、洗礼和洗礼的意义
在犹太信仰中,洗礼的仪式是在变化中。从摩西时代的“弹水”方式,到“洒水”的变化。特别到施洗约翰的洗礼方式,让我们知道了方式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洗礼而产生的信仰意义和基督徒必须有的生活意义。
1、归入基督。(加3:27)洗礼,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解决了我们的身份问题。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所产生的意义,超过仪式的本身存在的意义。因为一个人洗礼以后,圣灵在这个人里面开始新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更新”。所谓“更新”,就是保罗所说的“披戴基督了”。这种“披戴”,就是“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弟兄姊妹,归入基督是我们顺服基督为前提的。这种顺服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用生命作为代价而产生的信仰力量。
2、归入他的死。(罗6:3---4)归入基督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通过洗礼归入死。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如果没有经历洗礼的死,就不能成为一个新人,一个具有耶稣之心的人。这个死,是与亚当一刀二断,与基督最美的联合。一个旧人,结束自己的老我,如果没有洗礼的经历,就不可能达到新生命的诞生。弟兄姊妹,我们虽然经历有形洗礼的方式,但是,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见证我们旧人的死,这种洗礼仍旧在形式之中。弟兄姊妹,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死亡,如果不及时埋葬,尸体就会发出臭味。基督徒洗礼后,如果我们新生的样式,那就是旧人,非常亚当的臭味。(见证)
3、与他一同复活。(6:4)弟兄姊妹,与耶稣一同埋葬,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土为安”。这种的“安”,是耶稣复活的前奏曲。与他一同埋葬的,也就在这“安”的坟墓里,像基督从死里复活一样。弟兄姊妹,我们知道复活是基督徒信仰中头等大事。如果没有基督的复活,我们的信仰就失去意义了。(《被绑架的女富翁》)
弟兄姊妹,洗礼和耶稣的洗礼告诉我们一件事,你和教会必须真实地是为赦免设立的唯一洗礼。
弟兄姊妹,洗礼本身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的罪是洗礼的过程中,在圣灵和火的洗礼中得到赦免。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好消息,是关于福音的好消息。
祝愿我们中间已经洗礼的弟兄姊妹,我们应当与蒙召的恩相称,时时处处活出基督的样子,荣耀神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