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伯19:25-27 ; 林前15:1--8;约20:11--18
我们中国人遇到人离开世界,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安慰死者的亲人:人死不能复生 。我们老百姓之间也会用:人死如灯灭。等等。但是,在希伯来民族的文化中,对于死人复活的问题,虽然也有争论,但是相信死人复活仍在主流信仰中。在耶稣时代,就有一个教派,叫撒都该派。这个教派是否认死人复活的事。保罗为什么对于耶稣复活的事,用大量的篇幅来见证耶稣的复活呢?同时,无论是《使徒信经》,还是我们今天宣告的《尼西亚信经》,都将复活纳入其中。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对基督的复活和我们可以分享祂复活的生命。今天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复活节,这是基督教节日中比圣诞节更有意义的节日。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便是枉然。弟兄姊妹,如果我们相信基督确实复活了,我们就应当相信在基督里而死的人也必按照复活的次序复活。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我信身体复活
在旧约中,有一卷书叫《约伯记》。这卷书是圣经中最古老的一卷,其文笔和其中的内容,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充满了复杂的心里,一个相信耶和华为神的家庭,为什么经历了常人难以接受的人生与信仰的考验。苦难,为什么进入这样一个家庭。但是,这卷书更重要的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我自己要见他,我要亲眼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 这是从约伯经历苦难,几乎面对死亡的经历中发出了一个充满的希望的信息。
第一:对救主的始终确信
信仰的坚定,不是在祝福中,在健康中,在幸福中,在平安中。一个基督徒对神的相信,对复活的盼望,是在我们经历苦难的处境中书写的,是痛苦来书写的,是在无奈的每一天中书写的,是在别人的逼迫中书写的,是在希望迟迟不来的时候书写的,甚至就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发出信仰的力量。
弟兄姊妹, 当约伯的亲人、财富、健康都被带走以后,约伯他也不明白为什么我这样敬畏神的人,会在世上和肉身中遭遇这样的患难。这个问题,过去有,今天依然还有。也许这个问题不仅在其他教会存在,就是在我们中间也不能说不存在这个问题。既然这个问题伴随着人类历史的长河,即使相信耶和华神的基督徒们,也同样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我们这些基督徒当怎样面对,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就是约伯记第19章是约伯在辩论中的一个转折。上帝借着患难让我们明白,我们是为永生而活的一群人。约伯不知道自己在为义受苦,不知道他的受苦成为了投向魔鬼撒旦的一杆标枪,和从溪水中捡起来投向巨人的一块石头。在约伯记中,苦难的问题,是从上帝的主权的角度来回应的。开始是约伯“问天”,希望上帝解答他的难题。最后是“天问”,上帝请约伯回答神的提问。约伯还是不知道第1章和第2章的存在(撒旦的控告和天上的争战),但他意识到自己和上帝的关系、地位发生了一个倒转,他开始悔恨并重新信靠神。
在这里,约伯宣告上帝是救赎他的那一位,并且,他的救赎主“末了必站立在这地上”。但苦难的问题,和这位救赎主的工作,要一直到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直到从死里复活,才有最后的答案。弟兄姊妹,约伯相信他的救赎主必要在大地上复兴,必要降临在大地上,这是他的盼望。 “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提前2:5-6】
第二:约伯对复活的热切的盼望
我们可以从约伯的期盼中,知道了他对自己的信仰是清楚的,是明白的。在他的信仰中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救赎主活着,这是他在十分痛苦中对自己的信仰发出的正能量。我们可以从【伯19:26】中可以知道约伯的心中多么期盼复活的主。一个人在非常痛苦,几乎面对死亡的时候,依然对救赎主的渴望,确实是我们这些后人学习和效仿的。他说:“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弟兄姊妹,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吗?前不久,就有一个信徒问我,人死了,烧了,怎么能够复活呢?怎么能够得见神呢?今天,是复活节。我们谈身体复活是非常有意义的。约伯相信能够在肉体之外得见神,你信不信?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确实让我们难以置信的。但是,事实胜于雄辩。耶稣的复活成为人类历史上复活的初熟的果子。耶稣非常明确告诉马大:“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弟兄姊妹,我们信这话吗?你如果信耶稣,就应当义无反顾,决不三心二意。复活的盼望,是给予坚定信靠他的人。保罗面对当时的哥林多教会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写了2封书信。他在第一封信中,明确告诉他们:“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3--14)弟兄姊妹,威斯敏斯特信条告诉我们,所有人都要复活,因为灵魂来自于上帝,是不灭的,当人肉身死亡时,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12:7】。弟兄姊妹,你有神的恩宠,有永生的确据吗。愿对主耶稣基督的始终确信,和对复活热切的盼望充满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就会有新生的样式,我们在世上的每个选择,都一定在这个“死去活来”的信仰中充满复活的期盼。弟兄姊妹,如果我们能够象约伯一样,确信我的救赎主活着,我们就不至于被疾病所打倒,被眼前的苦难所左右。
第三、救赎主已经复活了
约伯的千年期盼,终于在救赎主的伟大计划中得到实现。耶稣基督的复活,让“人死不能复生”的俗话成为过去,一个复活的生命进入我们的人类。在黑暗中的人们,不再因为死亡而恐惧,更不会因为不知未来而害怕。耶稣,他已经经历了死亡,经历了坟墓,他确实复活了。这是基督福音中的福音,是人类自从离开伊甸园后的由衷期盼。
我们来看看耶稣复活早晨的一些情况。
约翰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使徒,他将耶稣复活的事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约翰福音》第20章是关于耶稣复活的一章内容。他告诉我们,那天早晨,天还在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耶稣墓地。弟兄姊妹,晚上什么时候最黑暗?黎明前的黑暗。当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黑暗是不太意义离开的。基督复活,就如同太阳升起来一样,死亡也是想继续捆绑坟墓中的耶稣。但是,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耶稣复活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道理。石头怎能堵住耶稣复活之路?坟墓怎么能成为耶稣永远的归宿?马利亚到了那里发现坟墓上的石头已经滚开,耶稣的身体已经不见。她12份的担心。担心什么呢?有人把耶稣身体挪走。弟兄姊妹,马利亚这么早去耶稣墓地,说明她对耶稣的爱是真实的,黎明前的黑暗也没有阻挡住她前行的脚步。正如圣经上说,在爱里没有惧怕。这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依然是榜样。弟兄姊妹,我们现在过信仰生活,不需要在最黑的时候去教堂礼拜敬拜神。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因为心情不好,生活中碰见一些苦难,或者因为气候的问题,或者工作的忙碌,放弃了对主耶稣的追求,停止了前往教堂的脚步。和当年的马利亚比较,我们对耶稣的爱是非常不够的,甚至是功利性的。当然,马利亚到了那里以后,看见耶稣身体不在,她没有想到耶稣在钉十字架之前所讲的他必要复活的道理。这也是今天的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的地方,就是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和侍奉中,遇到各种各样麻烦、痛苦的事,要想到主的话。弟兄姊妹,要想到主的话,关键在于我们平常要读经、要听道,把主的教导储存在心里。马利亚也许没有把主关于他复活的话储存在心,所以,她在此时此刻那样的无助。弟兄姊妹,马利亚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事,害怕了。她很快离开耶稣的墓地往彼得那里去。彼得和约翰听见这事后,风驰电掣赶往耶稣的墓地。他们先后进入坟墓,看见裹尸布卷在那里,就离开了。作为耶稣最亲近的彼得、约翰,竟然也没有想到耶稣复活的教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就象今天在教会中侍奉的人,特别乐意参与教会圣工的人,一旦遇见不容易的事,往往还不如其信徒那样控制自己,更不谈想到耶稣的教训:在世人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弟兄姊妹,耶稣不仅胜了世界,而且,胜过了死亡。当然,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约翰的话,约翰并没有回避自己的存在的问题。什么问题?就是把他和彼得没有坚持在墓地寻找耶稣的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这也是了不起的。不回避自己的问题,也是可喜可贺的。这正是基督对于他们在人格培养上所出的成果。教会需要这样的人直视这个问题,只有我们大家多能够直面自身的问题,我们的教会就更让神喜悦,也因此根据健康、稳定、和谐。教会确实需要这样有担当的人。约翰后来的信仰人生,也确实见证了他与主与教会与信徒自己的感谢。他的人格确实把主磨砺而成为使徒中的典范。
弟兄姊妹,我们继续下面的经文。马利亚没有因为彼得、约翰的离开而离开,而是坚持在墓地寻找耶稣的身体。虽然她依然没有想起耶稣复活的一些话,但那种坚持让耶稣感动。弟兄姊妹,信仰的坚持,不忘初心的坚持,难能可贵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会,往往是给予愿意坚持的人。马利亚的寻找,马利亚的伤心,马利亚的哭泣,点点滴滴都让主感动:“马利亚”。弟兄姊妹,耶稣叫她的名字,说明马利亚在主的心中是何等的分量。而这种分量往往来自于她平时的侍奉。同时,也让我们知道马利亚听见主在叫她,她就“转过来”。弟兄姊妹,“转过”来可主耶稣对于我们平常的侍奉也是非常关注的,在他的心里记下我们平常对主的点点滴滴之爱。弟兄姊妹,奇妙的一个问题,马利亚也是非常熟悉耶稣的声音。声音的熟悉,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频率所决定的。就象我们接电话一样,不要听对方说我是谁的时候,就知道对方是谁。为什么呢?就是你们之间交流频率比较高。马利亚一听,就说“夫子”,就证明了马利亚是经常参加耶稣的聚会,并认真聆听他的教训。同时见证她对耶稣声音熟悉的一个举动,就是她“转过来”面见复活的主。弟兄姊妹,“转过来”可以面对面聆听主的教训与使命。我们到了教堂,是不是“转过来”,从面对世界,转过来面见我们的主。你愿意听见主叫你名字吗?你愿意转过来面见主吗?主耶稣正在叫我们的名字,但愿我们真正的“转过来”。主要给我们一个新的使命,将他复活的事告诉我们的亲人与朋友,告诉我们同事和邻居。
弟兄姊妹,主已经复活了,主果然复活了。让我们在复活的主面前,象马利亚一样顺服,接受使命,传递主复活的喜讯。
我们不要以为死亡离活着的我们遥不可及,也不要以为死亡离今天的我们近在咫尺。千万不要“两头热”,因为这两个方面都是消极的。我们现在与未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信身体复活”才是关键性的。相信基督复活了,相信自己因为基督复活的缘故,我们也就有了复活的盼望。约伯对于救赎主的活着,充满了期盼。所以他面临如此艰难的岁月,仍不放弃对神的信仰。弟兄姊妹,我们在基督里要知道,永生胜过了今生,复活胜过了死亡。
2018.3.24